今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1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9周年、人民的艺术家贾作光诞辰100周年。值此之际,在以“为人民而舞”的文艺方针指导之下,国家大剧院BDA青年舞团将以纪念贾作光诞辰100周年为主题,献上“为人民而舞”专场演出·第二季。
贾作光是中国当代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编导艺术家、中国民族民间舞奠基人。他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等职。他深受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引领,开启了终身“为人民而舞”的决心和奋斗目标。贾作光一生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深刻践行“为人民而舞”的艺术发展理念,时刻深入人民,坚持以舞蹈艺术服务人民,回馈人民。终其一生,创作出大量“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蹈艺术作品。贾作光是时代的好榜样、人民的艺术家。
本场演出遴选《牧马舞》《雁舞》《鄂尔多斯》《海浪》《喜悦》《任重道远》等由贾作光创作的舞蹈作品进行复排,包括“牧马扬鞭颂中华”“鸿雁高飞咏民心”“任重道远舞相传”三个篇章,再现经典,舞敬先贤。以舞蹈歌颂人民,以经典回首初心,以中国人自己的舞蹈歌颂中国人民。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北京舞蹈学院
演出:国家大剧院BDA青年舞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出品人:巴图、许锐
总策划:刘岚、张强、邓佑玲、董萍、惠彤
总导演:高度
总监制:张海君
总制作:胡淮北、张晓梅
宣传总监:张际萍
统 筹:高骞、靳苗苗
制作人:黄洒、张昊
执行制作人:蔡雅娇
文本结构:雷斯曼
执行导演:袁媛、池咚咚
导演助理:周灿灿、赵雨辰
舞蹈编导:袁媛、池咚咚、邓丽莉、查龙浩、郭娇、乔靖宇、夏艺萌
原版指导:斯琴塔日哈、哈斯敖登、戈根珊达、马承魁、邢多里、苏雪冰、江靖弋
视觉总监:白文国、时铭涵
舞台总监:蔡雅娇
音乐总监:徐磊
舞美设计:张庆旺
灯光设计:雷青山
视频设计:宋超、谭雅茹
多媒体设计:薛忠强
服装设计:邴湘芝
平面设:秋措
舞蹈速写:赵士英
造型设计:刘丽萍、刘畅、武小琳
制作统筹:李玥、刘洋菲
舞台监督:刘湲清、康禹萍
制作助理:张子茵、李佳瑶、韩昊成
摄像团队:刘奕君、李阳、吴宗蒲
宣传摄影:肖智元、张曦丹、张致赫
项目管理:陈一楠、孙琦萱
剧场管理:王博、齐畅
音乐助理:伏思雨
字幕:李双羽
监制:北京舞蹈学院艺术实践中心
宣传: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宣传部、艺术实践中心舞蹈剧场新媒体平台
特邀演员:乌梁海·斯日吉德玛、苏雪冰、袁佳、查龙浩、王赞、王雪柔、谢意、孙萌、刘思懿
演员: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2021级、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中国舞专业
特别鸣谢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舞蹈家协会
北京舞蹈家协会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博物馆
【序】
【开场舞】《愫》
【第一篇章】牧马扬鞭颂中华
《雁舞》,1949年创作,复排形式:蒙古族男子群舞。
《挤奶员舞》,1954年创作,复排形式:蒙古族女子群舞。
《牧马舞》,1947年创作,复排形式:蒙古族男子群舞。
《鄂伦春舞》,1948年创作,复排形式:鄂伦春族男女群舞。
《灯舞》,1959年创作,复排形式:蒙古族女子群舞。
《马刀舞》,1948年创作,复排形式:蒙古族男子群舞。
【第二篇章】鸿雁高飞咏民心
《嘎巴》,1961年创作,复排形式:傣族男子独舞。
《鱼趣》,1990年创作,复排形式:傣族男女双人舞。
《哈库麦》,1951年创作,复排形式:女子群舞。
《彩虹》,1977年创作,复排形式:鄂温克族女子群舞。
《鸿雁高飞》,1973年创作,复排形式:蒙古族男子独舞。
【第三篇章】海阔乘风舞相传
【蒙古族舞蹈集锦】《承》
《海浪》,1980年创作,复排形式:男子独舞。
《喜悦》,1976年创作,复排形式:蒙古族女子群舞。
《任重道远》,1980年创作,复排形式:男子群舞。
《盅碗舞》,1960年创作,复排形式:蒙古族女子群舞。
【尾声】
《鄂尔多斯舞》,1954年创作,复排形式:蒙古族男女群舞。
【尾声舞】
基于《国家大剧院北京舞蹈学院战略合作协议》,作为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国家大剧院和作为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舞蹈教育高等学府的北京舞蹈学院共同组建“国家大剧院BDA青年舞团”。
该舞团以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舞蹈艺术家及北京舞蹈学院优秀在校生为基础,通过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渠道及资源,联合北京舞蹈学院创演方面的专业优势,合作开展关剧目生产、创作、演出、推广、传播等艺术活动。
通过双方资源的深度融合将托举成就更多的青年艺术精英,为舞蹈艺术人才和优秀作品搭建舞台,创作出更多温暖人心、叩击灵魂的优秀文艺作品,培养出更多艺术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为推进首都乃至全国演艺市场与文艺事业繁荣,以及高校美育工作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是一所以高素质舞蹈人才培养、高水平舞蹈理论研究和作品创作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前身为北京舞蹈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所专业舞蹈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北京舞蹈学院,隶属于文化部,2000年划转北京市人民政府。学院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全面的蹈知名院校,被誉为“舞蹈家摇篮”。
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舞蹈教育教学改革,现设有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国际标准舞系、音乐剧系、创意学院(含编导系、现代舞系、艺术设计系、影像新媒体中心)、人文学院(含舞蹈学系、艺术传播系、艺术理论部)、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等教学机构,共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教育体系。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员工近60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300人(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近200人、附中学生800余人),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学生约7000余人,舞蹈考级院每年在海内外培训舞蹈考级师资5万余人,有近50万学生参加舞蹈等级考试。
建校以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以引领和推动中国舞蹈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以为人民而舞,为时代建功”为价值追求,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职能,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大学。
2023.06.02-06.19
首都剧场
¥39起
2023.06.05-06.23
人艺实验剧场
¥60起
2023.05.27-06.24
老舍茶馆
¥80起
2023.06.16-06.18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 大剧场
¥176起
2023.06.04-06.30
北京老舍茶馆
¥120起
2023.05.22-06.04
北京老舍茶馆
¥78起
2023.06.04-06.30
北京老舍茶馆
¥171起
2023.06.20-06.30
北京人艺曹禺剧场
¥40起
2023.08.24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 大剧场
¥178起
2023.06.10
北京展览馆剧场
¥18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