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人在草木间》

昆剧《人在草木间》

城 市:北京

剧 场:长安大戏院

日 期:2023.04.15 更多当天演出

价 位:¥50

场次

2023-04-15 19:30
  • 儿童购票1.2米以下谢绝入场

【主创人员】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

出品人:杨凤一

总监制:孙明磊

监制:曹颖

制作人:曹文震

编剧:王宝亘

导演:方彤彤

唱腔设计:王大元

服装设计:彭丁煌

舞美设计:陈勇

灯光设计:管艾

音乐作曲:张芳菲

唱腔配器:邢骁

造型设计:李学敏

道具设计:刘树祥

音效设计:乔江芳

副导演:王锋

指挥:郑学

打击乐设计、司鼓:庄德成

司笛:韦兰

场记:孔佳慧

剧务:刘鹏建 鲍思雨

演员统筹:帆

乐队统筹:孙凯

演出宣传统筹:王晶

项目统筹:付京京

昆剧《人在草木间》

【前 言】

注:剧名“人在草木间”是个字谜,谜底是个“茶”字。

中国的茶文化,植根于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源远流长,绵延五千年,积淀深厚,内涵隽永,意境深邃。当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爱喝茶,位居世界三大饮品之首。茶叶做为商品,于1610年输入欧洲,先是荷兰、葡萄牙,继而英国、沙俄。17世纪输入美洲。很快就传遍全世界。研究世界文明史的中外学者发现,整个东西方文化交流,都和中国茶文化交流息息相关。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茶文化是具有世界属性的跨国文化。2019年12月,联合国隆重宣布,将每年的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以肯定茶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基于以上因素可以断言:以茶为题材的故事,最宜被球人引起共鸣。编剧在福建产茶区体验生活时,武夷山市文化局局长林锋告之,她万万没想到,武夷山的一个茶艺表演队,只在欧洲就表演一百多场而大受追捧,可见,把这出戏的目标设定为:走出去,开拓国际演出市场,主动参与全球文化互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加之本剧把积淀深厚、极具形式美的中国茶艺表演(如:分茶)融入故事情节中。这将是本剧的一大亮点。以上是我们推出《人在草木间》的初衷之一。

我们注意到,在海峡两岸茶文化的历史著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今,举世闻名的茶中圣品——冻顶乌龙茶,是在1855年,一位叫林凤池的举子,从福建武夷山把天心永乐禅寺老方丈赠送的36棵茶苗带回冻顶山,种植、发展起来的。那时的中国台湾是福建省的一个府。这段记载告诉我们:是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让闽茶飘香宝岛,成就了两岸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以这段记载为依托,创编、推出的本剧,除彰显中华茶文化的魅力外,其主旨又多了一层反映海峡两岸一家亲的现实意义。对加深两岸本是一家人的认同感,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的昆曲,演绎被联合国确定国际茶日的中国茶的故事,应是一件珠联璧合之举,也将成为本剧的一大亮点。

【主 演】

剧中人…………扮演者

林凤池…………翁佳慧

金捃梅…………朱冰贞

金手指…………史舒越

老方丈…………海军

魏建溪…………李欣

茶博士…………张欢

小和尚…………张暖

林父…………袁大程

演出单位:北方昆曲剧院

【剧情简介】

这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海峡两岸茶人故事。

1855年(清咸丰5年),一位叫林凤池的举子,为寻求质茶苗,穿越海峡,克服千难万险,不离不弃,赢得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老方丈的敬重,赠送他36棵茶苗珍品,从而让闽茶飘香宝岛,成为两岸血脉相连的历史见证和情感纽带。

值得庆幸的是,林凤池在寻求优质茶苗的同时,也收获了爱情。


热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