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请一定仔细阅读哦
根据长沙市对重点场所疫情防控要求,所有观众均需湖南省居民健康码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绿码,体温不超过37.3℃,个人健康无异常,方可进场观演。其中:
(1)如7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观众,无法进入剧场观演;
(2)如7天内有发生本土病例的低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观众,在观演当天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芭蕾舞剧《白毛女》" />
故事发生在1937-1945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除夕夜,汉奸恶霸地主黄世仁上门逼债,打死佃农杨白劳,抢走其女喜儿当奴婢。喜儿不甘受辱逃进深山,在与狂风暴雨、毒蛇猛兽的搏斗中求取生存,被折磨得满头黑发变成白发。最终,在八路军的解救下,喜儿获得了新生。
上海芭蕾舞团成立于1979年,前身为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剧组。《白毛女》作为试芭蕾民族化的重要作品之一,为上海芭蕾舞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确立了上海芭蕾舞团国内一流的地位。《白毛女》曾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评比展演经典奖并久演不衰,至今已上演2000余场。
历经四十余年,上海芭蕾舞团从《白毛女》起步,到如今拥有了《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睡美人》《茶花女》《葛蓓莉娅》《仙女》《胡桃夹子》《吉赛尔》《堂·吉诃德》等世界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闪闪的红星》《宝塔山》《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样年华》《马可·波罗》《简·爱》《长恨歌》《哈姆雷特》、上海大剧院版《胡桃夹子》等原创舞剧以及《清风舞影——巴兰钦芭蕾舞蹈诗》《欢乐颂——芭蕾精品晚会》以及《舞之魅——现代芭蕾精品》等保留剧目,形成了上海芭蕾舞团优雅细腻、博采众长的“海派艺术风格”。
《毛女》的辉煌造就了石钟琴、茅惠芳、凌桂明等芭蕾表演艺术家,《白毛女》的传承与早期原创剧目使辛丽丽、汪齐风、杨新华等中国芭蕾的时代人物脱颖而出。如今,风格迥异的剧目磨练并打造了陈真荣、季萍萍、范晓枫、吴虎生、戚冰雪等一批批卓越的芭蕾力量。四十年来,青年演员们先后在国际芭蕾舞大赛中荣获了54枚奖牌,实现了中国芭蕾在国际芭蕾舞赛坛上零的突破——第一块奖牌、第一个双人舞大奖、第一个芭蕾“奥林匹克”金奖都出自于上海芭蕾舞团。
上海芭蕾舞团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与海内外艺术团体和艺术家建立了广泛的友好合作关系。除了在全国各地演出外,上海芭蕾舞团还先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荷兰、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芬兰、波兰、韩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等地区近百个城市演出,向世界展示中国芭蕾独特的魅力,被西方媒体称为“来自于中国上海的芭蕾像中国的瓷器(China)一样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