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 演出时长:70分钟
"我故意没有用"自由"这个词。自由是个很有分量的诱人的词儿,那些所谓的文明世界非常聪明、非常有效地用这个词来坑害并占领整个的大陆。"--- 红皮特
制作团队:导演:Guy Sprung
演员:Howard Rosenstein
化妆:Vladmir Cara
音乐和视频:Nikita U
导演助理和动作指导:Zack Fraser
动作指导:Anana Rydvald
服装设计:Ariane G de Miomandre
灯光设计: Eric Mongerson
舞台监督:Chris Hidalgo
平面设计:Anne Delson 、Barbara Rosenstein、陈克名
剧本翻译:杨之龑
剧本校对:林倍佳
制作人:孙扬扬、刁炜
执行制作:张萃
鸣谢:Gabriel Safdie、邵湘、 吴朱红
出品方:加拿大Infinitheatre
联合制作方:青蓝剧场,北京戏剧艺术空间发展协会
支持:加拿大驻华大使馆
剧情介绍:
《卡夫卡的猿》基于Franz Kafka(弗朗茨·卡夫卡)的短篇文章《A Report to an Academy》(致某科学院的报告)(1917),由导演盖·斯普林(Guy Sprung)改编完成,讲述了一位名叫红皮特(Red Peter)的猿,如何从猿变成人的故事。演出以卡夫卡的原著为主线,但是为红皮特设定了新的身份和背景,将一次原本在某学院中的演讲改为了致董事会成员的年会报告,红皮特也摇身变为一国际知名安保公司灰水总部的总训练师。导演盖·斯普林和演员霍华德·罗森斯坦(Howard Rosenstein)将原本卡夫卡对人类在一战中的非人性所作出的讽刺又提升了一个台阶。卡夫卡笔下的猿在一个常规化的世界中,颠倒了文明的意义,该剧是对"他者"和私人雇佣兵(公司)的讽刺,也是一个关于权力和异化的经典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名叫"红皮特"(Red Peter)的猿,它在黄金海岸被捕获并关押在笼子里,飘扬过海转运到大陆的过程中,思考出自己唯一的逃生计策就是加入敌人,成为他们的一员,成为能够行走,能说话,能随地吐痰,能喝酒的人,成为一名雇佣兵。雇佣兵的商业运作已成为21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增长型产业之一。该剧详细描述了红皮特如何从猿到人的强制性进化之旅,生动地表现出了这只比人还像人的猿。
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这篇写于一战最黑暗时期的短篇主要讨论的是对强制性同化的痛斥:即当其他动物依旧对自然母亲保有着敬畏和尊重时,而同类的智人(人类)却丧失了这一特点。这一核心主题的探索在今天依旧非常必要。导演盖·斯普林解读,"当时卡夫卡在写这篇故事时,正值数百亿人类陷入嗜血残杀的战乱中,随之掀起了人类自我肯定的又一高潮:我们在大屠杀和残害方面优于任何非智能物种。暗含讽刺意味的是,与美军政府有着频繁业务往来的私人雇佣兵供应商叫做Academi(学院是Academy), 原名"黑水"(Blackwater),时常出现于媒体各头条。一定意义上,红皮特还是在发表致学院的报告,只是时代和情境完全不同;卡夫卡对未来的洞见实在让人惊叹!"
《卡夫卡的猿》已经在全球各地巡演过超过一百场,包括加拿大蒙特利尔、日本东京、和英国爱丁堡及美国纽约等地。
背景介绍:该剧改编自卡夫卡的一篇名为《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的文章,这篇文章于1917年首次发表;而广为人知的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是在这篇文章出现的两年前出版的。两篇著作都与 "anthropomorphism" (拟人主义)相关,前者是猿变为人,后者是人变为昆虫。
加拿大Infinitheatre剧院的导演盖·斯普林对《致某科学院的报告》进行了改编和重新解读,原著中从猿变为人的红皮特最后从事了表演行业的工作,而在本次演出中,红皮特被赋予了不同的职业背景:他成了国际雇佣军跨国机构"灰水"集团下的一名高级教官。而剧中这家公司的名字"灰水"则暗含玄机--"黑水"安保咨询公司是美军在伊拉克及其他几个地方所聘请的安防单位,总部弗尼吉亚州,现已更名为Academi。
卡夫卡简介:
卡夫卡(1883年-1924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这一时期的捷克斯洛伐克仍然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他接受过高级德语教育并用这一语言持续写作;但他始终感觉自己是个外国人。"他被视为一个异类。他是生活在少数人中的少数人。"代表作品为《变形记》《城堡》《审判》等。
演员简介:
Howard Rosenstein
霍华德·罗森斯坦
霍华德·罗森斯坦是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演员,在过去的十年里与盖·斯普林和Infinitheacute;atre广泛合作。 加拿大观众最为熟悉他在《卡夫卡的猿》剧中所扮演的"红皮特"一角(该剧仍在巡回演出,最近一次是去美国百老汇演出,2019年亚洲巡演)。代表作:《进步!》 ,《天衣无缝》,《休闲社会》,《父亲土地》,《兔子,兔子,月光和木兰花》,《三重神经》,《走投无路》,及《桥上的风景》。霍华德与Infinite剧院的最新作品是史诗般的持续了三年创作旅程的项目,名为《继续战斗》,由Infinitheacute;atre的艺术总监盖·斯普林导演。
导演简介:
Guy Sprung
盖·斯普林
盖·斯普林活跃于加拿大、魁北克及国际戏剧领域四十多年。他既是导演,制作人,也是作家,教师,演员。《公报》中曾提及:"如果有一本关于加拿大戏剧的伟大著作,那么斯普林的介绍应该是出现在最前面的。" 斯普林曾在莫斯科的普希金剧院执导过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他还于1983年在高林(High Park)公园创立了户外莎士比亚项目,并在多伦多共同创立了加拿大舞台公司。 斯普林目前是蒙特利尔Infinitheacute;atre的艺术总监,致力于培养魁北克的英语剧本原创。
剧团简介:
Infinitheacute;atre是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英语剧院。位于蒙特利尔的迈尔恩德地区,剧院的大部分作品都在Le Bain St-Michel上演,它是一座由浴室改造的建筑。 剧院原名"Theacute;atre1774",由Marianne Ackerman和Clare Schapiro在1988年创立。1997年,当艺术总监盖·斯普林接任后,剧院被更名为Infinitheacute;atre。 Infinitheacute;atre剧院是蒙特利尔独具一格的以英语为演出语言的另类剧院,他们专注于开发和展示魁北克新生编剧的戏剧作品。 同时认为"戏剧应该是一种兼顾娱乐和反思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的集体体验"。